意想不到的是,刚拍完第一章华为就给观众们来了个大惊喜:揭秘未曾露面的航天员身份竟然是黄渤。果然影帝级的演技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第二章:当领导又下达新任务:要求拍外星人照片。航天员又“闯祸”:误把外星飞碟当作蚊子,用华为Mate 60 Pro直接拍死。得益于超可靠玄武架构,屏幕完好无损。即便是日常中在所难免地磕磕碰碰,也不用担心手机损坏。
当得知领导要视察,航天员小马提前测量好降落区域的同时也不忘嚼泡泡糖,松弛感十足。然而,意外总会发生。由于不小心吹破泡泡糖,视线被遮挡,导致领导降落位置错误,打工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但依靠华为Mate 60 Pro强大的卫星通话功能,航天员得以与领导取得联系,实施救援。不仅是月球上,我们在地球(中国境内)山野徒步、露营等场景,华为的卫星通话功能也能“大显神通”,避免无地面信号无法通话的难题增加一份安心。刷新大众对于智能手机的印象。
产品质量能抗,影片创意够新。不难看出,华为影业在品牌商业化与用户观赏体验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既讲好故事,又将卖点细分为剧情发展的重要道具,以场景化的植入呈现,优化用户的观赏体验。
因此,《月球,从未如此Mate》一经上线便如潮水般掀起大众讨论。“华为影业”确实名不虚传!
占据用户心智于无形
“华为影业”以创意塑造品牌认知力
媒体信息饱和的环境中,品牌心智的建立需要更耐心和巧妙的沟通方式,将向泛人群辐射的信息,转为与细分人群共鸣的内容,而这也正是内容营销时代下,品牌营销的难点。
而华为之所以被成为“华为影业”,在七爷看来是品牌不硬造话题,而是放大用户声音,化被动为主动,以科技为赋能创意落地,实现品牌与用户更深度的连接。
01“明星+IP”的双向影响力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大背景下,「有效流量」也变得稀缺起来,优质的流量意味着能使品牌与用户之间建议更强的粘性,从而助于品牌的二次传播。
回看华为前两部的月球系列影片,航天员的身份一直是谜,为何这季却在正片结束之后,揭秘了航天员的身份——黄渤?在七爷看来,是走质量、走国民度。
黄渤的个人魅力在于朴实、实力够强却又不失风趣,“喜剧天分”也得到用户的肯定。这种幽默的形象气质与华为影片中航天员的形象极为契合。通过黄渤的具象和个性化演绎,影片所呈现的“荒诞”、幽默能够更丝滑地进入到消费者的认知中。品牌与用户的沟通传达也能足够透彻,并直击消费者内心。
且黄渤的国民认知度极高,华为与之合作,相互碰撞之下,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将双倍上升,从而赋予品牌更广泛的带动力,建立多圈层的心智竞争。
另一方面,作为“影帝”,黄渤的实力有目共睹。同样,华为影业出品的影片精品,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华为高品质、高质量的实力被用户感知。如竖版电影《悟空》,打破传统横板成像常规成为手机电影模范,打出品牌影像技术更广泛的影响力。而通过“影帝”黄渤的加持,也让华为终端Mate系列以品质实力实现在圈内的高端占位。
02科技与人文的同心共济
这个时代,要求品牌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用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观、愿景、使命和目标消费者形成共鸣,从而塑造一个无比坚强的关系和忠诚度。
一直以来,华为的“外在”形象固化为凸显高科技产品,设计独特、性能强大,在科技化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但“华为影业”成为品牌IP后拍摄的广告影片,却是有趣、可爱的,不仅仅只是做优秀产品,更做人文关怀。
“万物皆Mate”系列创意,将华为Mate与自然之间进行连接,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两种不同的文化——科技与现代生活开启全新的对话。
《月球,从未如此Mate》在技术与产品加持的场景层面,赋予科技的人文思考。场景所传递的,是华为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隔空操作的功能是华为在AI领域的进一步挖掘,让手机在生活中的智能体验更进一步;卫星通话的功能是华为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为出行增添一份保证…
有别于以往冷冰冰的技术大神,华为已然将“华为影业”变为一个IP,在深层次技术的基础上,搭建与受众的情感连接,增添品牌科技色彩下的人文闪光。
03网感内容下的立体传播
内容为王时代,优质内容的价值早已无须多言。但七爷认为,“好内容自己会传播”。
品牌要以做产品的策略来做营销,做消费者想看的,才能挖掘和引导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点,而不是品牌单向的信息传递。华为故事短片遵循的正是“做消费者想看的”的产品思维。
《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重返月球的Mate》上线后,品牌同步上线方言版本。此次,《月球,从未如此Mate》更是以青岛方言为主不仅贴合黄渤的特征,更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区别于市场“普通”TVC的视听盛宴。
另一方面,方言版本,使得影片呈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黑色幽默”,又质感却又没距离感的设定,充分撩拨消费者的G点。由官方下场“整活”,从点到面,为用户提供二创空间,进而触发了UGC互动传播,形成了链式传播效应,扩散品牌影响力,建立“会玩、懂年轻人”的形象,让品牌深入消费者心智。
总结
诚然,想要轻易打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在互联网文化盛行的当下,消费者追逐“娱乐化”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但在流量平权的时代,用户更愿意将事件留给能与自己共鸣的内容。而华为近两年在“影业”领域的营销动作之所以频频出奇。就在于华为早已超出“说服”消费者的格局,而是致力于“打动”消费者。
因此,当行业在拼画质,讲参数的时候,华为已经上升到谈美学、论精神的层面。
从产品角度看:华为航天员系列,不仅以硬核故事的内容介质聚焦产品功能点,更以登月纪录片调色,打造“科幻片”的质感,站在“艺术”角度,将产品卖点最大化,强化外界对华为Mate 60系列“高品质”概念的认知。
从品牌角度看看:创意动画《有惊无险》,以技术革新引领引动影像走向更高层次,《悟空》以竖版手机电影,打破横版成像常规,打破记录形式的限制,加强华为手机与用户日常生活的连接,塑造有温度的品牌形象…
从行业角度看:华为用“脑洞创意+硬核制作”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无缝连接,搭建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夯实“华为影业”的地位,撬动品牌“自传播”的杠杆。
在“人人都可以讲故事”的UGC时代,华为占领“表达”的高地,不仅依靠“华为影业”的高质量表达,更在始终遵循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不断突破“内在”功力。自研“鸿蒙系统”,颠覆过去操作系统的使用场景,让各个终端设备上的服务都可以实现与用户更高效、精准的连接,在市场上具备了真正的话语权。
在“硬件”层面,华为紧贴用户需求,以业界最大,可调节物理光圈,实现更大的创作空间。全新的玄武架构,在性能上更抗摔、防水,以硬实力收获大众的认可。
长远来看,以产品思路做营销,华为以“痛点”切入寻找与消费者沟通锚点,以“华为影业”IP影响力打造刷屏短片;以产品思路做营销,始终不断突破,以技术革新引领行业标杆,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华为Mate 60系列秋日礼遇活动已开启,至高可享800元优惠,是入手的好时机。
欢迎小伙伴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