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物 | 她27岁当博导,33岁成浙大长聘教授:有事业的女性也很有魅力【中国科讯】

科学人物 | 她27岁当博导,33岁成浙大长聘教授:有事业的女性也很有魅力【中国科讯】

本文图源:网络

2010年6月, 陆盈盈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去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在斯坦福大学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5年她回到母校浙大,担任特聘研究员。带领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2018年9月,陆盈盈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2年,陆盈盈成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

在美国的5年里,陆盈盈做实验、写文章,看海量文献、参与学术会议,几乎整个生活都围绕科研。失败、思考、重复,是日常。她曾经花了四五个月时间做锂枝晶观测的实验,做废了两三百块电池,可惜最后实验还是失败了。

2014年和2016年,陆盈盈在自然子刊上,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在实验室规模下解决了当时困扰了人们40年的学术问题。梅开二度,一个人就发了两篇,在自然子刊上发论文也不是多难?但是内行的人都懂这有多牛。

毕业后留美还是回国,陆盈盈并没有纠结。其实她要留美国并不难,但她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在国内做科研是一件再适合不过的事。

“你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家,你的根。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能不能往前走,需要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而我所能为她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好科研工作,让我们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发展。”

目前,陆盈盈在浙大的工作研究领域为

1. 电解质材料产品工程

2. 多功能离子液体

3. 无机有机纳米结构杂化物

4. 锂电池等能源化工材料

5. 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

6.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

02

回国后曾受到质疑

在康奈尔大学读博期间,导师Lynden A. Archer教授给她推荐了三个可行的研究方向:高分子物理、流体力学、金属锂电池。权衡之下,她最终选择了金属锂电池。在她看来,能源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关键的科学问题,对生活、生产发展都相当关键。

一开始导师担心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有点太大了,探索已经进行了30年的时间,世界上许多知名学者曾经试图解决该难题,都未成功。

但是陆盈盈勇于挑战能源材料难题,经过不断地探索、独立思考和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用氟化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能够改善金属锂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不稳定性,随后她所作的论文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比一般的博士论文出众。

基于她在研究领域的贡献,2014年12月,陆盈盈被授予Austin Hooey最佳博士毕业生奖,这是康奈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授予研究生的最高荣誉。

因为解决了金属锂沉积不稳定性难题,陆盈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 a t u r e Materials上发表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很大的肯定。与此同时,她也顺利完成了康奈尔大学博士的研究工作和学习,得以提前毕业。

2015年,回到浙江大学成为了母校的一名特聘研究员。但是,因为高颜值、超牛简历走红后,陆盈盈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公众对陆盈盈的质疑与不信任,官网的“乌龙发布”是导火索和酵母菌。“1988年出生的陆盈盈将在8月份到浙江大学任教,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导”,随着来自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的这一信息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疯传,该网站旋即发布致歉消息,称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陆盈盈是“特聘研究员”而非教授和博导。

不久后,新华社记者曾通过电子邮件采访陆盈盈的博士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Lynden A.Archer,请他谈谈对这位中国“85后”学术水平的评价。

这位教授介绍说,陆盈盈的博士论文研究的问题是能源储存领域的一大挑战,“是一个持续了40年的学术难题”。

“刚开始时,我担心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有点太大了,探索已经进行30年。世界上许多知名学者曾经试图解决该难题,但都未成功。但事实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她的博士论文非常精彩!论文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比一般的博士论文出众。基于她在研究领域的贡献,2014年12月,陆盈盈被授予WC Hooey研究奖,这是康奈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授予研究生的最高荣誉。”

“陆盈盈在4年的康奈尔大学求学过程中,致力于几个根本的解决方案。她聪明,和他人相处得很好。从个人角度来说,对她的指导十分愉快。”

03

做科学家,是很酷的

回国后的陆盈盈带领着她的团队,一直在科研一线奋斗。2017年3月6日,浙江省妇联表彰了省内一大批优秀女性,其中就包括陆盈盈。

▲课题组照片(图片来自浙大教师主页)

其实,陆盈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她的年轻、高颜值,更是因为她的努力、独立和自信。

新京报曾在一次采访中问道:在外界看来,你是新时代的新女性,学术、家庭等也是你会面临的问题之一,你有这方面的困扰吗?对如今的职场女性有何建议?

陆盈盈:我支持女性回归家庭,也支持她们做职场女性,但前提是一定要自己去想,不要受外界过多的影响。如果女性进行了独立思考,觉得这条路适合自己,那么就是好事。

希望可以做到家庭和职场平衡,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女性总会面临一些权衡,这个在于自己如何去平衡二者,如果平衡得足够好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兼顾的。

毕竟:“女性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也是十分有魅力的事情。”

在未来,她希望更多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回祖国工作。

我们国家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并不输给国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国内从事科研工作,也觉得他们真的是怀揣着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回来。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综合整理自浙江大学、澎湃新闻、新京报、新华社等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 张学军:解国家之需 担强国之责

2. 马大为院士:科研工作者也得养家,非升即走压力下,不得不做短平快的研究

3. 对标西湖大学、投资超460亿!东方理工大学来了!

4. 46岁新晋院士,给研究生提出了6个建议!

5. 从优青到杰青: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典型特征

6. “结题”或“未通过”的课题、项目,结余资金收回!科技部发布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评价财务管理新规定

7. “一把剑主义”:一流人才的新标准

8. 地下2400米!全球最深实验室,发布首批成果

9. 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创新成果

10. 227篇论文被撤,700多篇待查!警惕学术专刊“新骗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更多创意

天涯明月刀航海流行货物刷新时间各地喜好大全
上海到西塘古镇乘车方式全解析:大巴、高铁转公交、拼车等
方舟生存进化河狸窝在哪里(河狸窝分布图及驯服技巧分享)